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金手指上线了[娱乐圈] > 第103章 第 103 章
    新年第一天,  温澈接到的第一个电话不是来拜年的,而是来搞笑的。

    刘盈盈在电话那头高兴得笑声都带着回音“澈澈,你看了梁家今年的贺岁档电影了吗?我要笑死了哈哈哈哈……不是,  那一家三口做什么想不开要演这种电影啊?”

    梁家一家三口一起参演了一部贺岁档电影,是喜剧片,  这事温澈是知道的。

    今天是大年初一,  电影的确该上映了。

    难不成……

    温澈上网搜了一下,  开局就被那个35的评分惊到了。

    35分?认真的?

    除了部分粉丝的洗地言论外,  网友留言反馈都说这是一部硬尬的喜剧片。剧情一沓糊涂,当女儿的人设傻白甜,当爹妈的像是活在封建年代,  行为和言论都看得人心梗。

    这不是喜剧吧?这是闹剧!

    温澈往下翻了翻评论,倒没有人槽梁家演技不好的事,  都在骂剧情和人设。

    很多人都很不理解,  凭着梁歌和梁柳青的咖位,为什么非要参演这样的片子?

    温澈拿这个事问严悦。

    严悦倒真知道点内情“你看看出品人就知道了。这是何太太的投资,何文卓帮忙打理的。

    “小年轻的想法太过理想,  想着大家一起合作,  到时候关系紧密了,  也许就成了一家人了。

    “只是投资这种事吧……”

    投资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尤其是投资电影。剧本、导演、演员、宣发……里面的门道太多了。

    梁家和何家的第一次合作,看来效果不怎么样。

    严悦道“梁家的电影口碑上扑得一塌糊涂,但电影票房也许还能再撑一撑。不管怎么说,  梁家的基本盘还是在的,还有作的资本。

    “我觉得怎么着也够他们再扑腾个两部电影吧?

    “但两部电影之后,  他们要还是这么作,  那可就说不好了。”

    严悦说到这里,  又道“其实我觉得梁家接这部电影有点吃力不讨好。拍得好了吧是应该的,毕竟梁歌的号召力在那里。拍得不好吧……

    “何太太是圈外人,对好不好可能还真不太有概念。最近这两年国内的电影市场不错,好的电影票房动辄数十亿。你觉得何太太理解的好,得是什么程度才算?”

    万一这部电影票房不理想,圈内人都知道这是剧本本身有问题,可何太太怕不是得把原因都归到梁家人身上?

    梁家人累了自己的口碑,到头来还没落得着一句好。

    何必呢?

    严悦实在不太理解他们的初衷。

    严悦又道“其实最近这一年来,我觉得梁家的选择都挺迷的。好像自从梁柳青拍完《温柔时光》之后,很多事我就看不懂了。

    “之前的事你知道了吧?就是梁柳青接了《医者》的事?”

    温澈嗯了一声。

    何谈秋的《医者》,最终还是落到了梁柳青手里。

    严悦道“我觉得有点奇怪。梁柳青自己可能不太敏感,可方少仪是圈里的老人了,滑得跟修炼成精的泥鳅似的,不可能也不懂。

    “我实在想不出她会让梁柳青接这个戏的理由。”

    事实上,一拉时间线就知道了,梁柳青接《医者》,可能接得不太顺利。

    何谈秋去年七月份启动选角,《医者》的归处直到去年年末才确定,这已经算是很耽误了。

    每年新布尔国际电影节的送审时间截止到三月份。何谈秋想赶上今年的电影节,可能不太容易了。

    严悦只是这么感叹一句,很快就将之抛在脑后。

    她还是更关心温澈接下来的安排。

    “不说她们了,澈澈你呢?虽然大年初一谈工作有点不当人,但咱们新时代的人不讲究这个。

    “澈澈,《重生》导演的人选,你心里有数了吗?”

    温澈去年一年也不是真的什么都没做,除了忙项目之外,她还是挑了挑剧本的。

    可惜没遇上她喜欢的。

    去年年末,极光年底复盘,温澈跟着在电影部泡了一天,倒真看上了个剧本,名字叫《重生》。

    《重生》的编剧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写出的剧本带着点未经雕琢的灵气,优缺点都很明显。

    但这个故事的内核温澈很喜欢,想把它稍加修饰后拍出来。

    温澈目前手里就只有一个新人编剧和她自己,当务之急是要找一个导演,把剧组组起来。

    去年温澈就卡在选导演这一步了。

    国内的好导演不少。去年极光的主创团队也开会讨论过,确定了几个备选导演的名单。但最终到底决定选谁,还需要温澈自己下定论。

    这一点,温澈还真有了点想法。

    温澈道“悦姐,你觉得邓少秋邓导,怎么样?”

    “邓导?”

    做访谈节目的邓导?《你正青春》的邓导?

    这个选择,还真有点出乎严悦意料。

    老实说,严悦对此有点不太看好。

    首先是邓导这个人。

    邓导在熊猫电视台混了二三十年了,是个老油条一般的人物,从内到外都是如此。

    这样的人,做事习惯了权衡。并不是说权衡不好,而是当一个人习惯了圆滑,他能表达出来的情感往往会虚一些。

    不论是什么电影,最要紧的一点是一定要有诚意。

    邓导真能克服自己二三十年的职业病,以一颗赤诚的真心来对待温澈的电影吗?

    严悦有点怀疑。

    再则,严悦觉得温澈选邓导,对邓导本人也好,对温澈也好,都是一种压力。

    以邓导如今的江湖地位,在电影界不敢说,但在综艺访谈节目类,他称一句老大哥,没人敢说一句不是。

    再有个几年邓导就该退休了。

    以他这个岁数和业界地位,只要安安稳稳在原来的位置再等个几年,就能顺顺当当在综艺访谈类节目的奖项里拿个终生成就奖,为他的职业生涯做个完美的谢幕。

    这种时候,邓导要是忽然被温澈拉到了另外一个圈子里,要是再一不小心没拉好,拍出来的东西不太行……

    老实说,老大哥也是要面子的。到老了忽然翻车,难免有点晚节不保的意思。

    温澈也可能会因此惹一身腥。

    严悦对此实在担忧。

    但温澈并不是心血来潮才想起的邓导。

    很多人都忘了,做惯了节目的邓导,其实是拍纪录片起家的。

    他的《老城二十年》给温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想起手中这个剧本,温澈脑海里浮现的画风,竟然就是那种纪录片的画风。

    邓导就这么出现在温澈的备选名单上了。

    假如时隔二三十年,邓导仍然能有当年拍纪录片的功底……温澈觉得他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严悦的顾虑温澈也能理解。

    她想了想,道“这样,咱们先试试。咱们有意向的导演们也得一个个问档期,可以先从邓导开始。

    “这毕竟也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咱们可以先看看邓导感不感兴趣,又感兴趣到哪个程度。合不合适的,到时再谈。”

    温澈出了正月十五就给邓导递了剧本。按照她的预计,天之内,最多一周,邓导怎么着也该给她个回话了。

    谁知一直等了快两周了,邓导那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就在温澈想着她是不是再去跟邓导问一问的时候,新的一天,她接到了简泽阳的电话,说有一个叫邓少秋的家伙在他们公司门口等了一个早上,探头探脑的,看上去不太正常。

    不太正常?

    不能吧?

    温澈急匆匆赶了过去。

    温澈到的时候,邓导正坐在待客室里,捧着一杯热水怔怔出神。

    弥勒佛一样的邓导仍然一身圆润,但形容看起来有些狼狈,胡子拉碴的,头发甚至还打了结,看上去落魄极了。

    他怎么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了?

    温澈都有点不敢认了,“邓导?”

    邓少秋回过神来,看清温澈眼底的关切,苦笑一声“让你看笑话了,我真是……我一周没睡好了。”

    严悦的担忧并不是无的放矢,她猜邓导也猜对了三分。

    邓少秋这种人,圆滑至上,临到了了,哪可能再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一分风险?

    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

    时隔多年,邓少秋觉得自己对拍电影已经不感兴趣了。

    年轻时的纪录片早就成了他后来给小年轻吹嘘的资本。当年往事,成了一个符号。偶尔他兴致来了,就能借此感叹一句,说他曾经也有才华,是个实打实文青。

    再多的就没有了。

    邓少秋觉得自己早就忘了电影了。

    但温澈毕竟给了他剧本嘛,虽然不是全的,但邓导还是看了看。

    温澈尊重他,她的面子他得给全了。

    剧本不长,邓少秋很快就看完了。

    他开始睡不着了。一闭上眼,眼前的画面就多了起来。纷纷扰扰的,一会儿是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在晃来晃去;一会儿是有人在哭在笑;一会儿是有一道声音在后悔、在懊恼……

    邓少秋辗转反侧,没忍住起来又翻了一遍剧本。

    他自己枯坐了一夜,心绪乱成了一团。

    他老伴看不下去了“既然放不下那就去拍。你还真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还?你那点面子算个球?怎么还有包袱了?

    “人家小温是投资人,赌得比你大。她都敢邀请你了,怎么你连答应都不敢?”

    谁不敢了?!

    谁不敢?

    邓少秋嘴硬得很,却还是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拿出年轻时昼夜颠倒对待第一部作品的热情,老老实实、一组又一组地画起了分镜手稿。

    越画心越虚。

    邓少秋都不记得自己画了多少遍了。一会儿觉得自己才华绝世,一会儿又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垃圾。

    他在工作室里熬了快一周,几乎都要长蘑菇了。

    他老伴终于看不下去了,把他从工作室里赶了出去。

    他老伴的本意是让他歇一歇的,都魔怔了这人。

    可邓导却忽然攒够了勇气,拿着自己画的分镜手稿出了门,直奔严悦的工作室。

    去年严悦的工作室并入了极光,成了极光的一部分,连工作室的地点都没变。

    邓导在严悦的工作室外探头探脑,个人形象看上去又不太好,可不让坐班的简泽阳以为遇到什么怪人了吗?

    温澈都有点哭笑不得“您怎么也不给我打个电话啊?”

    邓导叹气道“我这出来得太着急,才发现自己手机都没带……”

    就记得带分镜手稿了。

    温澈坐了下来,并没有试图去翻邓导的分镜手稿,而是问道“邓导,那您对这个剧本是怎么想的?”

    弥勒佛一样的邓导这回不笑了,郑重得甚至显得有些拘谨,“这是一个好故事。我是这么想的……”

    两人就着电影聊了起来,一聊就停不下来。

    温澈最开始会找上邓导,除了喜欢他拍的纪录片的风格之外,还有一点,她觉得邓导作为一个导演,别管他本身的性格是不是圆滑,他是很负责任的。

    温澈仔细盘点过这些年来国内的电影,好的坏的都盘点过,得出一个结论一部好的电影,也许可以没有合适的演员,但一定要有很负责任的制作团队。

    只从邓导对剧本的理解就知道,他是上了心的。

    他还是当年那个拍《老城二十年》的邓导。

    温澈决定赌一把。

    就邓导了!

    ——

    四月末,又一年即将五一假期之前,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温澈,忽然在微博上出现了。

    温澈v“快过劳动节啦,给大家准备了个小小的礼物。5月1号中午12点,蓝星图书馆直播,不见不散哟~[链接]”

    这个消息一出,别人怎么样不好说,太女党们都乐疯了。

    温澈去年“混”了一整年,没有接拍新片子,今年电影院肯定是见不到她人了。

    按照这人一贯的性格,肯定又得神隐了。

    好多太女党们都开始想着是不是该去n刷温澈的电影了,这人终于长心了,知道自己出来营业了!

    必须支持!

    这个直播,并不是温澈一时心血来潮想出来的。

    这是去年就定好了的计划,只不过她一直都没有对外宣布。

    温澈并不是不在乎粉丝们,只是实在太忙了。

    今年对她来说是个大年。她二十岁了,大学毕业,她们家还回来了,她手头的项目也步入正轨……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温澈也终于能抽出空来,花点时间回馈粉丝们。

    5月1号劳动节,中午12点,温澈的直播一开,热度实打实空降蓝星图书馆直播区的第一名。

    镜头一开,正对着的是一个大练功室的场景。光线明亮,看上去特别专业。

    温澈今天穿了一身运动服,扎了个丸子头,看上去元气满满。

    她搬了张椅子坐在练功室正中间,手里抱着一把吉他,对着镜头笑得眉眼弯弯“大家中午好~好久不见啦,劳动节快乐~”

    一句话而已,回应的弹幕直接把整个屏幕遮得严丝合缝。

    ——快乐快乐!

    ——呜呜呜今天的太女也是又乖又软的一天。

    ——丸子头!想rua,想抱!

    ——好可爱呜呜呜

    温澈道“去年我有点忙,所以很多事就草草过了。大家一直很期待的微博粉丝数破五千万的福利,我成年的福利,我二十岁的生日礼,我的毕业典礼……”

    温澈数得自己都笑起来了,“反正,所有这些节日的福利,我都放在今天啦!”

    弹幕一下子就炸了。

    ——你品品你这说的是人话?

    ——卧槽还有这种人?竟然什么都记得,结果竟然一场福利就要把所有事都结清了?怎么可能!

    ——不够不够!怎么可能够!

    ——资本家都流下了泪水!大意了,没想到还能这么赖。

    弹幕密密麻麻,温澈都忍不住笑了“好了好了,别骂啦。我能看见你们的弹幕的。我面前除了一个摄像机位外还有一个大屏幕,上面就是你们的弹幕。

    “我今天准备了挺多节目的,不如你们先看看?表演得不好了你们再说我。”

    温澈将手中的吉他抱得稳了些,“我下个月应该会有一张专辑出来,一共有四首歌。我今天先给大家唱一唱。

    “第一首歌叫《时光猫》。

    “我要开始了。”

    温澈说着,向左侧边的方向看去。

    那里,温向晚正坐在钢琴前,跟温澈比了个手势。

    一阵乐曲响起来。

    温澈的吉他在合适的时候加入,她本人则在音乐声中开了口,轻轻地唱。

    是那种又温柔又清澈的声音,在春末即将入夏的时节响起来时,带着一种特别的安静感。

    画面中的人垂眸轻唱,手指轻轻拨着弦,看上去又乖又软。

    一曲终了,弹幕上一片表白的声音。

    温澈停下来,跟观众互动了片刻。

    “伴奏的是谁?”她笑了,“我妈妈呀~她给我弹的钢琴,好不好听?

    “想看她呀?不行,我可以给看,我妈妈不可以!”

    温澈说着,看着温向晚的方向,笑得一脸小得意。

    屏幕外的粉丝们都表示被甜到了。

    “第二首歌,我换个别的乐器吧。”温澈放下自己的吉他,走向另一个方向。

    镜头紧跟着她,拉入了一把古筝。

    温澈道“其实我是正经学古筝的,不过很久没弹过了,希望可别出丑了才好。”

    她坐下来,自己打着节拍弹了起来。

    铮铮的乐声有种特别的韵律美,尤其弹琴的人还格外漂亮,简直看得人移不开眼。

    ——呜呜呜其实澈澈好适合演古装剧啊,绝对一绝!

    ——她的任不悔我就看了好久!

    ——路双安也是啊!我就喜欢这类又病又纯粹的人。

    ——啊啊啊啊我真的要嫁不出去了,你别这么看着我啊你这么看着我你又不娶我!

    这以后,温澈又再唱了两首新歌才停了下来。

    “唱歌就先到这里了,我们来聊聊天?”

    弹幕一堆表示不可以,想继续听的。

    还有一堆人表示自己没录屏,着急得不行。

    温澈笑道“别着急,这四首歌下个月的专辑都有。我看了下定价,好像还挺平价的。你们要是喜欢可以到时候再去看看。

    “现在呢,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这话才刚说完,弹幕简直没眼看了,仿佛波浪一样,完全混在了一起。

    一直替温澈读弹幕的蔓蔓傻眼了,“澈澈,我看不清了。”

    温澈都忍不住笑了下,“弹幕好像有点太密集了,稍等,我操作一下。”

    她说着站起身来,走向一旁。

    镜头跟着她的脚步,将练功室靠左侧的一大排电脑框了进来。

    温澈拉出键盘,在上面快速敲了几个指令,一边敲还一边跟屏幕前的人闲聊“我们肯定是一个团队在忙这些事啊,我一个人没办法操作这么多器械的。

    “大家都辛苦啦,晚上我们约了一起吃火锅。你们呢?你们劳动节跟朋友们约饭了吗?”

    温澈一边敲着代码,一边往大屏幕上看。

    这一次,弹幕以信息量的形式被过滤折叠了,看起来规整了许多。

    温澈又回到画面的中心坐了下来。

    “我刚才在干什么?在管理弹幕呀。我就是学计算机的,就一个小小的统计软件而已。”

    “不能打赏?”温澈笑得眉眼弯弯,“我事先设置过了,大家不用费心给我打赏,这个功能在这里会暂时失效。”

    “今年会不会过二十岁生日?”温澈手撑着下巴,表情里又带着点小得意,“当然会了!我们家里人一起过,到时候给你们发照片。”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啊说到这个,我马上要进组了。拍的是一部电影,叫《重生》,导演是邓少秋邓导。

    “对,就是你们认为的那个邓导。具体的我就先不说啦,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

    温澈的直播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

    直播结束后,温澈新电影不出意外上了热搜,引来了不少声音。

    大多数还真不是表示看好的。

    温澈这一次的电影名叫《重生》。编剧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主演是她自己,导演是邓少秋,制片人是极光……

    除了温澈和已经小有名气的极光之外,剩下的一看就很不靠谱。

    一部好的电影,成功的因素要归结于方方面面。剧本、导演、演员、服化道、后期等等。

    这些方面中,只要有一方拉了胯,可能结果都会很难看。

    《重生》似乎就集齐了很多拉胯的隐患。

    新人编剧也就算了,邓少秋当导演?

    拍综艺、拍访谈的邓少秋邓导?认真的吗?

    这样不看好的声浪越来越大,把邓导都有点逼急了。

    弥勒佛一样的邓导这回简直是豁出去了,直接从熊猫电视台办了内退。

    很多同行都不理解他。说邓导临到老了,忽然让温澈忽悠了,安生日子不过,非得折腾,怕不是得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这些同行说起这话来十分唏嘘,言辞凿凿,仿佛已经看到邓导倒霉的结局了。

    越是这样,邓导还越是认真了。

    当年他曾经是想当个电影导演的,但为了生计放弃了。而今职业生涯走到尽头,忽然有个机会让他岔道拐弯,重新回到梦想的道路上。

    他为什么不能拼一把?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又如何?

    这一次他一定得拼个明白,给温澈,也给曾经的自己一个交待!

    温澈这边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外界传言,这部片子是温澈自己看中的,导演还是她自己选的,说连严悦都有点犯嘀咕。

    温澈是不是飘了?

    她果然还是太年轻气盛了吧?到新布尔国际电影节走一遭,就以为自己真是个人物了?

    对温澈的质疑声,在梁柳青官宣了跟何谈秋的合作时显得更大了。

    邓少秋和何谈秋。这两人的咖位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尤其这俩人的名字里都带了个秋字,巧合得太过分了。

    只从名字本身品,邓导似乎已经输了。

    不谈导演,单论温澈和梁柳青。这两人的资源级别好像忽然翻了个个儿。

    以往是温澈跟大牌名导合作,团队一看就很靠谱,而梁柳青只能走小成本文艺片,求个以小博大。

    现在怎么还换了?梁柳青跟国际知名大导合作了,而温澈竟然找了个拍综艺的导演?

    两人一个走上坡路,一个走下坡路?

    舆论说得多了,太女党们也有点担心起来。

    温澈出道近四年,一直都跟很靠谱的团队合作,所以项目的成败压力大都没放在她身上,都让别人分担走了。

    可这一次,她似乎一个人要扛起一个剧组了。

    这个项目成功了还好说,假如失败了……

    人的运道是很难说的。圈子里有很多演员就是一部扑了以后次次扑,再也起不来的。

    很多人都担心这会不会是温澈的一个坎儿。

    她本来年纪就偏小,要是这一回栽跟头了,会不会得蹉跎好几年才能起来啊?

    温澈的超话里,这种焦虑的情绪也越来越浓。

    温澈本人对此一点也不担心。

    她可能真是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有点想拿这部《重生》去走一走明年的新布尔国际电影节。

    做人还是要有野心的,万一选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