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枉天下 > 第五十四章 宗族
    栗砚原本坚毅的脸庞,听闻之后,只剩下无奈,宗族啊!

    还有哪个宗族,自然只有青侯府的关氏子弟,当年老青侯临终,托孤幼子于潘震,辅栗砚主内政,徐启臻主兵权。

    看似周全,却忽略至关重要一点,老青侯身为宗族族长,未指定族长继承人。

    若是幼子关扼虎已经成年,那自然毫无异义,无需指定,也自然继任。

    只是问题就在,老青侯去世那年,关扼虎才仅仅八岁。

    原本老青侯可能想的是凭潘震凶名,自然能镇住那些虚有其表,贪婪成性的宗族。

    但他没想到,潘震深陷心魔,浪迹江湖。

    虽仍关照青山城,在大事上为其做决断,也在危难时坐镇于此。

    可若无事时,甚至一年才回来一次,宗族摸清形势,从不在他面前造次,当他不在时,那是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栗砚出身寒门,全仗当年大战时立下大功,才有今日地位。

    纵然他手段高明,政绩斐然,终是根基不深。

    为了民生政令,已经屡屡僭越,与宗族对峙,在这些小事上,还是一贯能让就让吧。

    毕竟那是小青侯关扼虎的亲人们啊!

    “勤谦,你安顿好那些被冒名顶替的商户,宗族那边,我去处理。”栗砚刚说完为柳金鑫撑腰,却是如此结果,自己老脸也有点挂不住,心下明白对方之前为什么那么吞吞吐吐。

    “栗公,那些商户我都安排在朝宁岛的外港上了,得了好处他们都千恩万谢,没有什么不满。”柳金鑫出身商贾,最知道底层人心思,何况宗族再恶劣,在百姓对老青侯的崇敬下,他们都自愿退让,不与其争执。

    “很好,很好。勤谦有长进,泰然也要好好上进,昨日那两篇河道规划有几处误算,实在不应该……”栗砚和蔼的夸赞柳金鑫,转身对身后另一人严厉的批评道。

    这人年纪比两人都小,身形消瘦,花哨的衣袍,脸色病白,东张西望。对两人之前的话语,似是心不在焉,猛然听到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浑身一震,面露心虚。正是青侯府河间司的一把手,掌令使俞安,俞泰然。

    原本做好准备听栗公长篇说教的俞安,低头不语,却见栗公没了下文,随着身后的脚步声,他奇怪的回头看,却是典狱司的老大狱刑使言津,言映南。

    言映南身着黑袍,年龄与俞安差不多,若不是脸上一道狰狞的伤疤,绝对是迷倒陈国画舫的绝色小生。即便如此,在这别样的映衬下,也是一位冷艳杀伐的妖气俊男。

    “栗公!”言映南躬身一礼,不同于他人拱手相拜,显得有些怪异。

    “你们下去吧!”栗砚挥手清退四周的人,包括柳金鑫和俞安,后者面有不忿,似是一点也不因为避过了训斥而感激言映南。

    不远处轰隆隆的闷响,烟尘四起,旧港的施工更加恰好的掩盖了两人的对话。

    俞安只见言映南说了些什么,栗砚脸色立时变得十分难看,别过头骂了几句,回身好像强压怒气于对方交谈几句,招手叫去了柳金鑫。

    那柳金鑫在栗公面前一贯的顺从模样,连连点头,虽表情也有些惊讶,但什么也没说,转身匆匆忙忙赶向回城的方向。

    俞安见状,也未与栗公告退,偷偷离开。

    回首间,恨恨的看着言映南,一阵狂风吹过那漆黑长袍的右袖随风飘舞,里面竟然空无一物!

    城内关太公府上,称做太公是因为,这位老人,乃是老青侯的二叔,是现在宗族的实际掌控者。

    同时他恐怕也是天下最没势力的宗族太公,任他小打小闹,敛财挥霍还好,但凡是涉及青侯府核心的利益,栗公从不退让,未让宗族得到分毫。

    宗室子弟除去少数真有作为之辈,其余全然不得接触实权职位。

    当初,青山初立,万事开先河。

    民生还不稳,宗族却为了自身利益,做了诸多短视行径。

    为了百姓,为了青侯府的长远,栗公确实做了很多僭越之举,与宗族为敌。

    时至今日,大局已定,也没有必要事事与宗族针锋相对。

    只要不涉及权利,栗公乐得让宗族们做青山太平治下的富家翁。

    但是这理想的想法,谁都知道太过虚幻,自认“皇亲国戚”的宗族们怎么可能放弃!

    啪!

    “栗观行!佞臣!我关家的产业,岂能让他随意摆弄!那朝宁岛外港的接洽东瀛岛国生意,寸土寸金,就这么分给那几个渣滓……”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噼里啪啦的脆响,什么陶瓷玉器掷地有声,伴着一个中年男人气喘吁吁的呼喝。

    这室内堂前,端坐着一位垂垂老矣的白发老人,面无表情,双手拄着老藤拐杖,眼中寒光闪闪,正是府上主人,关太公。

    他见面前中年人,七窍生烟,发指眦裂,的暴怒行径,老藤拐杖狠狠敲地两下,说道:“鹏举!你也儿孙俱全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那佞臣,贼子野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你在这里如此这般又有何用!”

    关鹏举勉强压下胸火,坐在一旁,不忿的说道:“若不是这帮以下犯上的佞臣,侄子年幼,我等关氏叔公,守此天险为他横刀立马逐鹿天下。他日封王拜相,挟天子以令诸……”

    “竖子!”关太公见儿子如此妄言,怒喝道。

    关鹏举这才回想起,室内并非只有他父子二人,回头见俞安仰头望天,似是全然没听见刚才的话。

    “老太公未免太苛刻了,鹏举兄所言有何不对。那关扼虎不过二六,正是贪玩的年纪,关氏叔公本来就应多多关照。那些外族小人掌权,不过想偏安一隅,做自己的封疆大吏之梦,真是误了关氏争霸天下的机遇。”一生铿锵有力的声音自院落中传来,关太公父子闻言虽喜,却不甚惊讶,恭敬出屋相请,俞安却不知为何,面色古怪的藏在两人身后。

    “不知法王驾到,老朽有失远迎,误怪误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