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枉天下 > 第二十七章 高朋满座
    北魏灭国后,幸存者在已经化作废墟的盛京城中重建故国。

    去除北魏中的北字,自称魏国,以示无争斗北方半壁江山之心,苟延残喘。

    世人多称其南魏。

    除了他自取其辱的低姿态,魏国仍能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年大战最后获胜方北唐的兵力不足。

    北唐在东鲁王意外战死沙场之时,临场变节,背后偷袭东鲁,扭转战局,后灭其国。

    在侵吞东鲁全境之后,无法稳固完全占领北魏,只能竭力侵吞东侧大片里领土,任由他守着一片废墟的旧都,龟缩一处,弹丸之地。

    此时原北魏的东西两侧,领土已经完全丧失。

    南侧,小青侯占据关瀚平原。

    越、虞、中山三侯自立侯国,分别依附于北唐、陈、宁州。

    莽夫们再次启用威风镖局的名义,安全进入魏国,一路来到盛京城。

    “二当家,你带他们去补充粮草。我跟红袖去请那位高手。我们在南门汇合。”醉汉深邃的眼神,不断闪动,像是在掩盖什么。

    小道士无奈带离众人,深知当日小和尚留下红袖实在是个错误的决定。

    红袖跟着醉汉在盛京城中熟悉的穿梭,直到越来越荒凉,在西城一片破败的府邸前停留。

    “大当家,这位观星高手就住在这里吗?”红袖奇怪的问道,她从话本里,听闻一些高手都是脾气古怪的,结合黑风寨这三位,此话非常有道理,这位高手住在这里也能理解。

    醉汉抬头,看看破败的匾额上关府二字,忧愁的说道“我只是来祭奠位亲人。”

    红袖立刻严肃起来,生怕冒犯死者,对着府邸连连鞠躬。

    两人推开腐朽作响的大门,院内一片荒凉,寿石假山碎裂满地,石路枯井杂草丛生,湖水淤塞腥臭难当。

    走进大堂,火烧烟熏痕迹到处都是,刀砍斧劈的横梁,吱嘎作响。

    在深入,庭院楼阁倒塌破败,红袖心想,这户人家,当年在北魏,一定也是权倾一时,备受恩宠。这么大的宅院,在陈国一般公侯都没有资格居住。

    最终九转十八弯,地上愈来愈多的刀枪断戟,箭羽残骸。

    红袖明眸微皱,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青山城老青侯,在盛京城的府邸,也是北魏少帝的丧命之所。”醉汉冰冷的说出这句话,红袖都能感觉到醉汉对北魏少帝的仇恨。

    “不过,我不是来祭奠他的。”

    凉风阵阵,红袖觉得此地,有些阴森恐怖,柔弱的抱着肩膀。

    醉汉沉默不语,似是在回忆什么痛苦,出奇的没在这时候饮酒。

    他目光一扫,恰巧在台阶下发现了什么,走过去拾起是一根玉质的短笛,末端刻着莹字。

    他激动的把它清理干净,放在嘴边,颤声吹起一支婉转悠长的曲子。

    当当当!一阵平缓的敲门声。

    一间普通的小院,在离街不远的平民小巷里。

    醉汉与红袖恭敬的等候,在观星高手的门口。

    “进来吧,门没叉。”一句苍老有力的声音从院落里传出。

    两人推门入内,只见不大的小院里有位草帽麻衣的长须老汉,身材干瘦眉宇忧愁。

    正坐在小木扎上,用竹藤编背篓。

    院里还有张小桌,桌上有五杯热茶,明显是刚倒好的。

    “袁道长,多年不见,别来无恙。”醉汉双手抱拳,恭敬的说道。

    “我掐指一算,今日会有老友来访,还带着一位我绝对想不到的人。果然想不到啊!”袁道长虽惊叹人之相貌,竟然可以如此相像,但并不过分在意。

    “道长好,小女子红袖。”这句话确定了她一直以来的猜想,自己果然有一些事情,被这一伙人瞒着。

    “袁道长,真是高朋满座啊。不知剩下这几杯是为何人所备啊?”醉汉太了解这老头了,那卜卦的水平也是时灵时不灵,故意岔开让自己尴尬的话题挖苦道。

    “莫急莫急,也是故人等会就到,咱们先聊。”袁道长致力钻研占星卜卦之术,最怕别人质疑他的专长,慌张的敷衍道。

    “袁道长,青山城的事,都听说了吗?”醉汉带红袖坐下,端茶问道。

    “听说了,五彩霞光。如果我亲眼见过,到也能分辨出缘由。道听途说,不敢妄言。”袁道长继续编背篓。

    “如果让你亲眼看看呢?都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如果真是凤凰,那对于你们修仙道之人,可是一场天大福缘。”醉汉诱惑道。

    “对啊!天大福缘,何止仙道,儒道佛道巫道,哪门哪派不会前去抢夺?不去不去!太凶险了,有命争没命得啊!”袁道长连连摇头,丝毫没有前往之意。

    “我也去,而且还会带两个高手,你跟不跟我一起去。”醉汉摊牌道。

    “你?你的本事我还不知道?别以为杀了六品就天下无敌了,对我们修仙之人,那才刚刚入门!”袁道长早就料到他的来意,不屑的说道。

    醉汉也不恼,起身拔刀,一刀砍向袁道长,后者似乎早有预料。

    从未编完的背篓里,掏出一沓黄色符纸,抽出几张,数层光幕包裹自身,自信一笑。

    可那黑刀势如破竹,符纸所化竟似废纸般无用,全被击溃。

    当刀抵到头前,袁道长才来得及冒出冷汗,惊道“怎么可能,你这几年都干了什么?有什么奇遇?”

    “我什么都没干,每天喝酒沉沦,甚至有一年没拔过刀。”醉汉收刀坐下继续品茶。

    “这怎么可能?这就是能破万法破法决的诡异吗?不用修炼,经年累月自然增强?”袁道长不敢相信。

    “我早就跟你说了,我师父不承认世上有什么破法决。既没教过我,我也从没练过,所谓破法决都是你们修仙人士臆想出来的。”醉汉不耐烦的说道,这件事当初就没少被袁道长追着问。

    袁道长一阵无语,他当年偷看过醉汉练功,并无什么特殊之处。

    “这些话不要再谈了。眼下说,我保护你。这场福缘,你要还是不要?”醉汉再次问道。

    袁道长思虑良久,抬头说道“要!”

    说罢,扔下背篓回屋收拾行囊。

    红袖偷偷趴在醉汉身侧,问道“袁道长,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道士都不怎么正常。”醉汉回答道。

    红袖想了想二当家,会意的点点头。

    就在此时,袁道长还在屋内收拾。

    一队人马匆匆来到小巷,把狭窄的路堵的水泄不通,醉汉手扶黑刀,思索难道是魏国发现他了,可这一路并无破绽。

    人马分列两侧,两人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当先入院。

    一人俊朗少年,二十出头,身着蟒袍,头戴金冠。双眼阴寒,一脸标准笑意,一看就是心有城府,内心阴险之辈。

    另一人看起来与那人面有七分相似,却只有二八年华,矮人一头,也是身穿蟒袍,头顶金冠,双眼时不时有些单纯流露,表情紧张,看起来是个心性善良的好孩子。

    两人看见醉汉与红袖在院内品茶,都是一怔,年纪小的还惊讶的指着红袖,说“皇兄,这…”

    年长那位恢复表情,挥手打断,笑意盈盈,拱手上前,笑道“将军,本王北唐李怀安,这是吾弟李怀义。昔日战场,遥遥一面,我对将军那是崇拜至极。事后曾多次前往青山城拜访,可听闻将军浪迹江湖,一直未得再见,今日有缘可否请将军畅饮一番。”

    醉汉轻摇茶杯,缓缓不语,红袖看出他不愿,俏皮的说道“畅饮是不可能了,我们将军一杯喝就多,两杯就倒。真要是有话要说,怕是就要等明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