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古代建工业 > 第六十一章 大船东的算计
    大船东听到有一个条件,脸上的不悦这才消失,明白了王由桢的意思。

    用成本价的棉布做买卖只是一个幌子,王由桢这一趟来的主要目的,还是请黑岛做一件事。

    只不过是把直接给银子换成了让利罢了。

    大船东摆了摆手,示意其他几名船东先出去一趟。

    等到其他的船东走出去了,石屋内只剩下了大船东和王由桢兄弟二人,点头道“说吧。”

    “只要银子给足了,什么事情都好说。”

    王由桢看出了大船东的心思,这样也是一件好事,刚好用这件事遮盖住工业机械的事情“事情也不难。”

    “对于黑岛来说甚至只是一个举手之劳。”

    王由桢顿了顿,再次平静的说出了一句话。

    “灭了漕口全家。”

    这么一句凶狠的话,落在一般人的耳朵里,早就被这里面的血腥给惊住了。

    大船东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笑,甚至笑的有些无奈“我当是什么事,原来只是杀了漕口全家。”

    “别说是杀了漕口全家了,只要银子给的足,杀了漕口全宗祠都是一件小事。”

    说到这里,大船东突然对外面喊了一句“把账本和算盘拿过来。”

    一名拿着东洋刀的海寇亲信,始终高度戒备的站在门口。

    防止王二龙突然出手杀了大船东,当他听到大船的的喊声,用最快的速度取来了账本和算盘。

    赶紧把算盘账本送了进去,进去以后也不出来了,手掌握着那口精良的东洋刀,忠心耿耿的站在大船东身边。

    大船东接过了账本和算盘,随手从旁边的紫檀条案上拿起一支炭笔,开始算起了一笔账。

    过了有一袋烟的功夫。

    大船东珠算出来了自己想要的一些账目,继续说道“不知道王掌柜能给多少银子。”

    王由桢在过来以前,已经进行了精密的珠算。

    珠算出了大概多少银子,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定额。

    钱帛动人心,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这里面就涉及到对于人心的算计了。

    关于这一点,王由桢因为黑岛海寇这件事,父亲在人心算计方面着实是让他打开了眼界。

    黑岛海寇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鬼,一切只看银子,想要得到海寇的尊重。

    就要有让他们折服的实力,这个实力可以是势力大过黑岛海寇。

    另外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凭借个人的勇武打穿整个黑岛。

    这等壮举比起势力强压,更能让黑岛海寇发自内心的敬佩。

    正是有了父亲王昌沐对于人心的算计,算计了黑岛海寇的心性弱点,这才让棉布买卖这么多顺利。

    九死无生变成了安然无恙。

    这一次棉布买卖的定额,王由桢在过来以前和父亲仔细商量过了。

    十台水利织布机的产量。

    王由桢故意沉吟了片刻,像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每个月一万两千匹。”

    大船东听到一万两千匹的定额,又是皱了皱眉头。

    这个定额对于他来说来说有些少了,每一匹棉布多赚五分银子,一个月下来就是六百两银子。

    六百两银子确实也不少了,不过对于杀了漕口全家来说,这些银子还不够。

    王由桢接下来的一句话,顿时让大船东喜笑颜开了“这么多的棉布不是只卖一次。”

    “咱们是长期的定额,最少能做一年的买卖。”

    如果能够做上一年的买卖,这个定额就很诱人了。

    一个月六百两银子,一年就是七千二百两银子。

    大船东哈哈一笑“好。”

    “不愧是王二龙的大哥做起事来真是豪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不过……”

    王由桢听到大船东突然来了一个大喘气,心里产生了一丝不妙,难道这个银子给少了。

    大船东接下来的话,让王由桢彻底放心了“不过,这件事要等到第一批布匹到手。”

    “毕竟,每个月一万多匹棉布,至少需要四百架织布机。”

    王由桢听到大船东到接下来的话,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精明人。

    倒是可以理解,四百架织布机在整个昌邑县已经是排得上号的大作坊了。

    能有这个实力的官僚乡绅,不知道积累了多少代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勾心斗角的算计。

    哪里像王由桢这样,只需要十台水力纺纱机就足够了。

    大船东担心王由桢一个泥腿子没有那个实力,只是空口白话。

    但有一个很大的危机,漕口没有多长时间就要动手了,时间再拖下去对王由桢来说很不利。

    王由桢抬头看了一眼哈哈大笑看似十分豪爽的大船东,心里反倒是对于拖时间这件事,没有了顾虑。

    不出意外的话,以大船东这些黑岛海寇的狡诈程度,很有可能把消息故意透露给漕口。

    这样一来,大船的就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尝试着把银价压得更低。

    只要漕口不先动手,只是打银价战。

    不要说一个漕口了,就是掌管整个漕帮的大漕口来了,王由桢也是不怕的。

    王由桢给出的棉布银价已经压在了成本线上,除非对方有蒸汽驱动的走锭精纺机。

    王由桢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要求“大船东说的这句话很在理。”

    “毕竟,四百架织布机不是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有的。”

    大船东料定对方一定会答应,所以才提出这个要求。

    至于王由桢能不能拿出来这么多布匹,大船东不相信王由桢这个泥腿子有这个实力。

    但他相信和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长能拿出来这么多布匹。

    谈好了这笔涉及七千多两银子的买卖,大船东的心情大好,哈哈大笑道“王掌柜今天就别走了,咱们好好的喝一杯。”

    王由桢哪里敢在这里多待,谁知道黑岛海寇喝醉了以后会做出什么事,为难的说道“多谢大船东的好意。”

    “在下还得赶着去红毛鬼那一趟,把这件事和红魔鬼好好的说道。”

    涉及七千多两银子,以及四百架织布机,当然要回去和红毛鬼慎重商量了。

    大船东倒也理解“那就不远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