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寒门娇华 > 138 玉娘
    “玉娘……”若华嘴里念出声来若有所思。

    玉娘,玉娘……

    阿玉……

    若华看着这鲜红的嫁衣,想起了以前。

    以前,她也曾有一件嫁衣,那是她的贴身丫鬟阿玉为她绣的,绣了好久才成的。

    若华在嫁衣上抚摸,这纹路,与阿玉的手法很像。

    阿玉的母亲郭氏出身宫廷,绣法奇妙,后来机缘巧合下才入了沈府,是若华的教习姑姑。

    阿玉…

    是阿玉吗?

    阿玉还活着?或者是郭姑姑?

    联想到这里,若华想起了沈家军的玉牌。

    既然阿玉还活着,那是不是还有其他人也活着?

    若华大胆的猜测着发了一会呆。

    李二夫人见若华出神,唤了她一声“薇薇?怎么了?”

    若华回神过来,转头笑道“二婶婶,这玉娘要如何寻得她?”

    李二夫人皱眉问“你寻她做什么?还有什么不妥的告诉二婶婶,二婶婶帮你解决就是了,你就安安心心等着出嫁吧!”

    若华笑“没有什么不妥,嫁衣我很喜欢,这绣工也是新奇的,我一时感了兴趣,想跟这位玉娘讨教讨教。”

    李二夫人笑了笑,“原来是这样啊!”

    不对啊!薇薇这丫头不是对刺绣不感兴趣吗?怎么会忽然想跟绣娘讨教了?真是转了性了。

    李二夫人摇摇头,管他的,反正现在家中她最大,满足她就是了。

    “她就住在城东郊外的清溪镇上,那地方可不好找的,待明日我派人去把她叫过来吧!”

    若华点点头,再问“住这么远的绣娘,二婶婶又是如何得知的?”

    一般有名的绣娘谁不是住得离贵族圈子越近越好?这绣娘却住在城外,如此隐匿。

    不是世外高人就是想要隐藏身份。

    李二夫人面对若华的这个问题,想了一想“这绣娘一开始我也不看好的,住这么远,不靠谱,可我那个表妹家的侄女嫁人,就是这位绣娘绣的,我一看这绣法,便知道我那表妹没骗我,就托人去办了。”

    李二夫人说得得意洋洋的,她出身小门小户,家里的表妹的侄女自然也不是什么高门,这玉娘肯定平时也只为小门小户刺绣。

    这样低调,肯定有问题。

    李二夫人见若华感了兴趣,问“薇薇?我明天就去把人找来,你也别急。”

    若华摇摇头,“算了吧二婶婶,我也就是说说,你也知道我对刺绣什么的不怎么感兴趣。”

    这样直接托人去把人叫来,容易打草惊蛇,既然对方这样低调,就肯定不想让贵人们注意她。

    若华想,这事得她自己去办的好,若真是玉娘,她也该多问问清楚当年的状况。

    李二夫人笑了笑,果然如她所想,她这侄女就是如此一时感兴趣一时看都不看一眼。

    李二夫人交代完了嫁衣的事情,就离开了。

    霜霜阿菱把嫁衣挂起来了,这金线绣得,上边的花朵栩栩如生如活了一般。

    “姑娘,这嫁衣真不错。”霜霜笑道。

    阿菱也笑“姑娘穿着肯定特别美,姑娘不如试试看?”

    “就是就是,姑娘穿着这嫁衣,肯定特别迷人。”肯定会把姑爷迷得团团转。

    “姑娘,试试吧!”

    “……”

    两个丫头叽叽喳喳,若华半点没有听进去一句话,她看着这嫁衣在思考,若这玉娘真是阿玉,她该如何办?

    若阿玉真的还活着,警惕性该是很高的,对于她只是一个陌生人,不会轻易交代一切的。

    可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阿玉是个什么状况,贸然去告知自己是沈若华,这也是行不通的。

    阿玉……

    希望真是你……

    两个丫头见若华发了这么久的呆,一时也不打扰,等待若华回神过来。

    若华想了想,现如今该确定是玉娘到底是不是阿玉。

    是的,这事拖不得。

    若华回神,站起身来,走向窗边。

    霜霜跟阿菱有些担心,小心问“姑娘?你怎么了?”

    明明刚才还很高兴的,怎么忽然就变了?

    若华摇摇头,“没事,你们两个,去把鸟食拿来!”

    “是!”两个丫头对视一眼便下去了,姑娘是想支开她们。

    可姑娘到底怎么了?

    两个丫头离开后,若华吹了一声口哨,上边一只信鸽飞来了。

    若华提笔写了几个字便塞进了小筒里,随后绑在了信鸽的腿上,手一抛,信鸽展翅飞走了。

    霜霜跟阿菱拿着各式各样的糕点进来,这些都是李记最新的糕点,有时候她们觉得,姑娘也太喜欢鸟了,它们吃得比人还精贵些。

    若华喂鸟的时候,不喜欢身旁有人,霜霜跟阿菱都很识趣的离开了。

    她们知道,姑娘喜欢跟鸟儿自言自语,诉说自己的苦恼,姑娘就算平时再淡定,也是一个小姑娘而已。

    一般小姑娘有烦恼都是跟娘倾诉,姑娘真可怜,没有娘,只能对着鸟倾诉。

    两个丫头下去了,若华手上的糕点大大的往上抛去,树上的鸟儿都飞了过来,争相啄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小丫头,这次又是什么事?”小鸟问了。

    若华一边投食,一边道“我需要你们去城东的清溪镇,盯着一个叫玉娘的人,我要掌握她的所有行踪。”

    “这简单!”

    鸟儿们拍胸脯表示自己能行。

    若华笑了笑,随后把盘子里都东西都倒了下去。

    希望这事是件好事。

    …

    那边,信鸽一路飞,飞进了魏府。

    魏颢看见信鸽,抱起来看了看,抽出了信筒。

    一张字迹娟秀的纸条打开,寥寥几句话而已,魏颢却看了半天。

    这是若华第一次给他传信,魏颢一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高兴呢?

    城东?玉娘?阿玉?

    这事只适合对信任的人讲,但她首先想到了自己,魏颢还是很开心的。

    他把纸条放入袖中,大步走进了书房,不一会儿就又出来了。

    “来人,备车!”

    “是!”下人们按照吩咐下去办事了。

    魏颢上了马车出办事了,这事拖不得,他跟若华都知道。

    可这事业不能贸然去办,不能打草惊蛇,不然是得不偿失。

    他先坐了马车去了城东,然后把马车停得远远的,步行进入清溪镇。

    正是午后,镇上的炊烟还没完全熄灭,几家上空冒着咽气。

    魏颢派了小厮上前去打听。

    小厮随便找了位大婶问“婶子,你知道玉孃住哪里吗?”

    那大婶上下看了下小厮,再看了看后边的魏颢,“你们找她干嘛?”

    魏颢上前“是这样的婶子,我家妹子要成亲了,我听说玉娘绣工奇特,便想来为我家妹子求一件嫁衣。”

    那大婶明白了,道“小伙子,玉娘这人脾气怪得很,她不随便给人做嫁衣的,只看这人合不合她的眼!至今她只绣过三件嫁衣!”

    三件?

    魏颢有些好奇了,既然是绣娘,绣工精妙,为何接活这样少?

    “大婶,这玉娘平常靠什么为生计的?”

    大婶叹气“别说,这玉娘怪得很,明明能靠绣工过好日子的,可她非只靠帮人缝缝补补过活。”

    魏颢再问“大婶,玉娘住在哪里?我们想去碰碰运气!”

    “我带你们去吧!”这大婶热心道。

    “谢谢大婶了!”

    “不客气!”

    大婶也是见这小伙子长得精神,颇有好感,她带着几个人东绕西绕,最后停在一户小院子前。

    她指了指“你们看看吧!这就是玉娘住的地方!”

    魏颢点点头,“谢谢大婶了!”

    大婶上前敲了敲门,“玉妹子,开开门,有生意上门来了!”

    门被敲得咚咚响,门后却没有一点动静,魏颢也上前敲了敲,还是没有动静。

    大婶无奈“你们来得真不巧,这玉妹子今天不在家,看来得改天再来了。”

    魏颢点点头,“谢谢大婶了,大婶快去忙吧!我们夜离开了。”

    大婶点点头就提着自己的篮子离开了。

    小厮问了“大人,就这样离开了?”

    魏颢笑了两声,“当然不是。”

    说着,他便两三步上前去,一手翻进了院子里。

    外边两个小厮还有些震惊,里边再传来魏颢的声音“帮我守着!”

    “是!”两个小厮遵守使命,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自家大人这样不正经。

    魏颢翻进院子,很普通的几间大瓦房,里边很静,好像是没人。

    他慢慢的走到屋子,推了推,推不开,明显是从里边就锁上了的。

    跟院门一样,都是里边上锁,说明人根本就没有出去,肯定在里边。

    魏颢三两步飞快的再次攀上围墙跳了出去。

    这人肯定是在里边的,但也一定有古怪。

    大白日的在家里能做什么?

    两个小厮看见自家大人出来,立马上前问“大人,发现什么没?”

    魏颢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回去吧!”

    “就这样回去了?”好像白来一趟啊?

    两个小厮这样认为,人没见到,什么也没打听到。

    实则不然,魏颢摇摇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三个人步行离开了清溪镇,坐上马车扬长而去。

    夕阳西下,清溪镇天边红灿灿的。

    近来天气越来越冷,太阳是一日少过一日了。

    小院子的门忽然从里打开了,里边出来一个带头巾的妇人,长相平庸普通,看许多次夜难记住模样。

    大婶忽然路过,瞧见妇人问“玉妹子你在家呢?刚刚有人来找你绣嫁衣了,怎么敲你门都不应。”

    玉娘笑了笑“我睡午觉呢!可能没听见!”

    大婶看了看玉娘,一张脸不出色,可肤白身材好啊!这样在乡下随便找个人都能嫁,可这妹子就是挑不上眼。

    “玉妹子,还是找个知心人的好,不然往后你一个人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大婶苦口婆心。

    玉娘扯了扯嘴角,这乡里人就是心直口快,也不看这话得不得罪人。

    大婶继续念叨“你来我镇上也快十年了,你看看,活脱脱熬成了老姑娘,阿牛那人就不错啊,年轻的时候怎么对你献殷勤你不看一眼,你看不上,阿牛另娶,阿牛媳妇也是个命薄的,生下孩子就去了,阿牛这些年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是辛苦。”

    提起阿牛,玉娘脸上僵了僵。

    大婶还在念叨“阿牛这人多好啊!你们两看着也挺登对的,你帮他缝补衣服,他帮你修修家具,挺合得来的啊!正好凑一对得了。”

    玉娘嘴角扯了扯“朱婶子,别乱说,他请我补衣服付了钱的,我请他修家具也是给了钱的,并没有什么帮不帮忙是。”

    阿牛老实,会打造家具,有一门养活自个的活计,虽然死了婆娘,但这条件多少女人盯着的。

    阿牛单身也快十年了,任谁看不出来阿牛对玉娘的心思?

    可这玉娘就跟一块榆木脑袋似的。

    朱婶子也是恨铁不成钢的。

    “玉妹子,你听婶子一声劝吧!过好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你的未婚夫都死了这么多年了,况且你都没过门,你守孝也不能守一辈子吧?总得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的。”

    玉娘这些年不嫁,对外的借口就是要等他的未婚夫婿。

    十二年前京城战乱,改朝换代,多少人家翻天覆地家破人亡,那些消失的人活着的可能性非常小。

    朱婶子叹了口气,真是不知道是说这玉娘傻还是贞洁。

    见劝不动人,朱婶子也懒得再劝了。

    玉娘提着衣服准备往河边去洗了,顺便挑一桶水回来。

    她抬着胆子,婶子娇小,一步一步的往河边去了。

    是的,她的脚,不灵活。

    这样的女人,朱婶子看了看,也就身材好些,真不知道阿牛那啥子看上她什么了,镇上什么姑娘没有?非喜欢这个跛子。

    朱婶子摇摇头,抬脚离开了。

    玉娘洗了一会衣服,一只木桶装衣服,一直装着水,挑这胆子在肩膀上,娇小的身材却有大力量。

    这些年都是这样过的,家里没个男人,女人便只能当男人用。

    她一步一步慢慢的走,看起来勉强吃力,因为脚的缘故,她必须挑一会停下来休息一会,水很重。

    路上,一个中年男人走出来,立马上去帮衬着挑过玉娘的担子。

    “我帮你!”

    “不用!”玉娘不想让他帮,可胆子已经被挑着走了。

    那背影很强悍,皮肤黝黑,这就是朱婶子说的阿牛。

    阿牛一股脑挑着胆子就往玉娘家里走去,走得很快,跟玉娘保持了一段距离,他就是怕玉娘拒绝他。

    好在,这次没有强硬的拒绝。

    他就是喜欢玉娘,玉娘是他第一个喜欢的姑娘,也是唯一一个。

    只是玉娘不喜欢他,后来他迫于父母,只得娶了一个女人传宗接代,原本他也打算把对玉娘的这份心藏在心底,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妻子在生产中死了。

    生下一个儿子,是他们家的独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