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有妖气客栈 > 第一百零六章 驴肉火烧
    人来人往的赏心楼前,渐渐聚集不少人。

    蔡万寿站窗前,脸色阴沉,“粥中有灵力?”

    见蔡万年点头,蔡万寿捶窗子,“好啊,为砸我们的招牌可真下本钱。”

    若非天材地宝,粥中怎会有灵力?

    蔡万年道“会不会是三大家合手整我们?”

    他把早上周九章三人在楼上等着喝粥,甚至招来兄弟,造噱头招揽客人的事儿说了。

    蔡万寿拿不定主意。

    城内唯有三大家有用天材地宝熬粥的大手笔。

    但三大家若整赏心楼,犯不上做这等脱裤子放屁的事。

    蔡万寿低头苦思时,见赏心楼走出一中年汉子向对面粥摊去了。

    “黄师弟?”他讶然出声。

    赏心楼招牌有二,一个是“扬州第一粥”,另一个便是这位黄师弟了。

    扬州城内公认四大名厨,分别为一刀,一鬼,一猪,一丐,坊间有时也会加上一“粥”。

    这一“粥”正是赏心楼的这位黄师弟。

    赏心楼为蔡万寿爷爷所建。

    当时城主领友人在粥摊上喝了一碗河祗粥,赞赏不已,蔡家生意从此红火起来。

    碧涧羹和河祗粥手艺经蔡万寿父亲传到他们兄弟俩手上。

    但兄弟俩天分实在欠缺,为不使家传手艺失传,老人家又收了一位天分很高的徒弟。

    这徒弟就是蔡万年的黄师弟,黄晓初。

    黄晓初不仅完美继承了蔡老爷子的衣钵,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赏心楼博得了扬州第一粥的招牌。

    当然,因粥实在上不得台面,若为扬州城厨子排名,黄晓初压根进不去前五。

    现在能被坊间列入五大厨,黄晓初该感谢的不是旁人,而是扬州庖厨公敌,人送“九把刀”的寻味斋归一刀。

    这也是黄晓初坚持不把自己列入五大厨的的原因。

    身为“扬州第一粥”的名厨,黄晓初也是有自己骄傲的。

    他在后面听到旁人对门口粥摊的议论,不由得起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他倒要看看这粥何德何能敢起“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粥”的名字。

    至于粥中有灵力,他倒不在意,在庖厨之中口味才是王道,不然都去喝药得了。

    粥摊外面站着很多人,但坐下喝粥的人不多,毕竟五百钱太贵了,城里人也喝不起。

    小镇乡亲若知晓定会得意的,因为他们虽也喝不起,但今儿早上还是成功截获一桶粥。

    黄晓初挤进去,见摊上坐着四个人正津津有味的喝粥,浑然忘记有人围观。

    “一碗粥。”黄晓初坐下,将五百钱放在桌子上。

    余生正趴在桌子上懒散无聊的盯着左前方鲍鱼之肆内的咸鱼。

    他有些思念咸鱼饭了。

    余生把钱收了,吩咐白高兴端一碗粥,继续盯着鱼肆。

    他见一汉子,作武师打扮,腰间挎着不是刀,而是一条长咸鱼进了鱼肆。

    或许是错觉,他觉着汉子腰间挎着的咸鱼在看他。

    ……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粥端上来,黄晓初一看就知这粥差不了。

    常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但做到水与米正合适并不容易。

    水和米多寡的把握,柴火和熬粥时间的把握都得做到万无一失方成。

    黄晓初初学河祗粥时,师父只用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就熬好了一小锅粥。

    他是跟随师父很多年才掌握这个度的。

    黄晓初用勺子搅动粥,舀起一勺又浇落,见里面有不下十余种食材。

    他慢喝一口,闭上眼仔细品尝,待粥慢慢落入胃中后忍不住一拍桌子,“好粥!”

    的确好粥,水、米和火候的把握已经很难,十余种食材融合于粥中更难。

    这并非煮烂就可以了,而是根据食材特性依次放入,让它们不失本味又浑然一体。

    他问摊后三人,“这粥谁熬的?”

    “是我熬的。”余生说。

    料不到熬粥之人竟是一少年,黄晓初有些惊讶。

    他拱手道“我是黄晓初。”

    黄晓初认为他们来砸赏心楼招牌,定是冲他来的,理应知道他才是。

    岂料余生和脑袋中的东西都是二愣子,什么也没打听就来找场子了。

    余生直起身子,客气道“我叫余生。”

    黄晓初见他不为所动,提醒他,“我是赏心楼大厨。”

    余生一怔,“失敬失敬,您这名字一听就是当大厨的料。”

    他念头还在咸鱼肆,把名字听成了黄小厨。

    黄晓初乐了,“你的名字也不差,定是做鱼的料。”

    余生摆摆手,“别提鱼,我戒了。”

    黄晓初又饮一口粥,“粥熬得真不错,你赢了。”

    “我不找你。”余生摆摆手,“我来找他们蔡家。”

    黄晓初喝着粥,听余生把来龙去脉讲清楚。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黄晓初摇摇头,放下干净粥碗回赏心楼去了。

    既然不是冲他来的,黄晓初也就不把这事放心上。

    粥不如他,继续钻研就是了。

    对黄晓初而言,做人做事如熬粥,这也是蔡老爷子认为他有天赋的原因。

    蔡家兄弟却不曾领悟。

    他们只知道,别人已找上门来,若不给点颜色,旁人会以为赏心楼是软柿子。

    一群家丁、仆人带着家伙气势汹汹向粥摊走来。

    “让开,让开,别妨碍别人做生意。”他们粗暴的把人推开。

    余生把眼神从咸鱼铺收回。

    双方人目光一对,蔡家家丁条件反射的胯下一痛。

    一高高的汉子后退一步,“是,是你!”

    “是你。”余生也站起来,怒道“你这个只会偷袭的贱人。”

    “你个只会下三滥招式的瘪三。”汉子回他。

    这汉子不是旁人,正是那日感谢余生不踢蛋蛋之恩,然后又恩将仇报送余生一黑眼圈的家伙。

    汉子对余生记忆太深刻了,木杖那一捅,差点让他戴了顶绿帽子。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汉子一举手,“兄弟们,戴着护具没?”

    “戴着呢。”

    以防自己戴帽子,汉子不举时曾向高人讨一锁节操的铁裤衩。

    到了,媳妇没用到,他却得到启发,想到了对付余生的招式。

    夏日炎炎,酷热难耐,他们之所以坚持,就是为了一雪前耻,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汉子“嘿嘿”一笑,一挥手,“给我打,让他们尝尝那滋味。”

    余生技能卡欠缺,当然打不了,他后退一步喊道“毛毛,毛毛呢?”

    白高兴一指,余生顺势看去,见毛毛在远处正和一头驴依依惜别。

    原来那牙人撮合的生意不是旁的,正是一头小母驴的买卖。

    “再不回来,回去吃驴肉火烧。”余生大吼时,机灵的躲开汉子一拳。